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以高质量巡视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3期 作者:孙锋彪 发布时间: 2025-07-04 | 打印 | 字号:TT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宁夏,立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为新时代宁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区巡视机构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以有力监督护航先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聚焦职能定位,持续推进巡视监督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民族复兴千秋大计作出的重大国家战略部署。巡视机构必须将服务先行区建设的政治使命作为行动纲领,强化政治监督、扭住政治责任、严格政治标准,以精准化监督、系统化治理全力护航这一重大战略实施。

  强化政治监督。建设先行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巡视机构必须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在“两个维护”上,紧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尤其要将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中之重,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生态文明高地标杆就树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监督实效,破解制约先行区建设的瓶颈难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扭住政治责任。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作为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唯一省级行政区,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保护黄河责任如山,治理黄河义不容辞。巡视机构必须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牢牢抓住责任落实“牛鼻子”,锚定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精准对标国家新修订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先行区建设专项标准,精准开展政治监督。要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纳入政治监督重点,紧扣先行区建设政治监督工作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要从重大决策、重点任务、具体项目中检视政治态度、落实行动、实际成效,做到见人见事见问题。

  严格政治标准。巡视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必须将政治标准贯穿巡视全过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以党章党规党纪为严格标尺,通过业务看政治立场。重点运用“八查八看”,即查水资源利用情况、看是否做好“节水文章”,查监督守护黄河安澜情况、看是否抓好“安全文章”,查强化生态管控情况、看是否写好“生态文章”,查加强环境治理情况、看是否做优“环保文章”,查实施创新战略情况、看是否做强“产业文章”,查抓住战略机遇情况、看是否做实“双碳文章”,查破解发展难题情况、看是否深化“改革文章”,查推进区域协作情况、看是否抓好“合作文章”,深查党委(党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履职实效,紧盯扩大内需、新质生产力培育、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贯彻情况,严查落实偏差与政治偏差,全方位推动党委(党组)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

  聚焦重点环节,瞄准巡视监督靶心

  政治监督精准化,关键在紧盯影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选取监督切入点,靶向施治、破除梗阻,着力清除先行区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堵点卡点。

  紧盯国家生态安全保障这一历史责任。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使命勇担重任,部署实施“一河三山”保护治理等重大决策,系统构建生态生产生活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这些职责使命深刻表明,先行区建设是一场攻坚硬仗,成败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必须推动各级各部门精准纠治先行区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阳奉阴违、落实不力、推诿塞责等行为,深入整治违背绿色发展理念、损害长远发展利益的失职渎职问题,切实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营造实干担当的浓厚氛围。

  紧盯促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这一客观要求。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建设先行区要以保障黄河安澜为重中之重,以生态保护修复为根本基础,以环境污染治理为关键突破,以健全生态制度体系为长效支撑,全面提升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些工作和任务涉及领域广、层级多、任务重,必须充分发挥巡视监督推动作用,精准压实生态环境、水利等职能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要聚焦“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紧盯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灵活运用“12+N”巡视方式开展系统性“扫描”,督促有关部门重点查办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清新空气、清洁水体、净土良田成为全区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紧盯提升宁夏发展质量效益这一必然选择。黄河流域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前宁夏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与质量不高的双重挑战,必须牢固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打好“六个攻坚战”,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深化、移民致富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保护协同互促。这些关键环节和任务涉及大量项目资金与政策支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政策精准落地是巡视监督的重中之重。必须紧盯先行区建设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实施、重大资金拨付等关键部位,深入巡视监督推动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强化日常监督与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利益输送、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护航先行区建设行稳致远。

  聚焦标本兼治,深化巡视成果运用

  巡视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巡视监督助力先行区建设,关键在于坚持标本兼治,将巡视整改与深化源头治理有机统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成果运用,深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注重提升巡视整改工作实效。巡视本质是政治巡视,整改成效直接决定巡视监督质效。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巡视的根本目标,要求必须将整改融入先行区建设全过程,做实“后半篇文章”。要强化制度保障作用,对巡视发现的面上问题立行立改。要深挖体制机制障碍与政策堵点,推动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同步发力。要完善重要情况直报自治区领导、重点问题督办职能部门整改、共性问题移交行业系统治理机制,以制度固化整改成果,实现重点问题整改与主管责任压实双推进。

  切实发挥巡视综合监督作用。先行区建设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巡视监督必须加强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组织监督统筹衔接,推动与审计、财会、统计等专业贯通协调,实现信息资源、监督力量和整改成果共享共用,着力健全工作机制。要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强化主体责任分工,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责,组织部门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巡视机构统筹开展政治体检。完善全过程监督手段,综合运用听取汇报、专题会商、调研督导、约谈函询等方式,实施精准化监督。要建立闭环整改机制,通过跟踪督办、销号管理、问责倒逼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链条。要深化与职能部门监督协作。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推动发改、水利、生态环保等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将巡视反馈问题纳入行业治理重点。强化跨部门协作,加强与宣传、财政、统计等部门数据共享、协调配合,构建“巡视提醒—部门整治—成果转化”联动机制。要压实被巡视党组织主体责任。通过建立责任清单,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其配合巡视的政治自觉,推动其自觉接受监督,创新“同题共答”载体,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第一巡视组组长)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孙锋彪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3期